2021年3月4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主办的【跨界聚力 共话糖网】第三场主题会议圆满结束,内分泌与眼科大咖共同探讨了糖尿病眼病的防治以及最新的学术进展。
本次会议特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组长匡洪宇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宋宗明教授联合主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雷闽湘教授分享第一个《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专题。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雷闽湘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雷教授围绕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概述、发病机制以及眼病的筛查与治疗做了深入探讨,提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害大,其中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是致盲的主要原因。而造成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核心发病机制是氧化应激,在针对糖网发病机制探讨时,雷教授带来了前沿的研究理念,提出视网膜是一个神经组织,糖网是神经血管双重损伤造成的疾病。最后雷教授强调糖尿病眼病是可防可治的,通过早筛查、早治疗,内分泌与眼科医生通力合作,将治疗关口前移,能够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范珂
《视盘水肿与糖尿病》
范教授结合具体案例,从临床角度出发,介绍了与糖尿病相关的三个常见的视盘水肿疾病,分别是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盘水肿和糖尿病性视乳头病变。并从症状、危险因素、视盘水肿表现、检查指标等方面与需要鉴别的视神经炎、颅高压、葡萄膜炎、压迫性或浸润性视神经病变进行逐一的论述。呼吁临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做好疾病诊断与鉴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孙旭芳
《糖尿病脉络膜血流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初探》
孙教授分享了前沿的关于脉络膜自主神经损伤方面的探索与研究进展。提出糖尿病脉络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系列脉络膜微血管及神经病变。脉络膜循环主要是由自主神经系统进行调控,糖尿病患者眼病自主神经异常很常见,78%的糖尿病患者具有瞳孔异常,58%患者同时具有交感和迷走神经损害。随后,孙教授通过两个同济医院眼科自主开展的研究,介绍了糖尿病状态下脉络膜自主神经损伤血供以及功能变化情况,并总结到,眼部自主神经损伤患者中,随着瞳孔损伤程度加重,脉络膜厚度与血流量会增加。最后孙教授提出了关于糖尿病脉络膜自主神经损伤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讨论环节同样精彩纷呈,五位专家就会议分享内容做了热烈讨论。
最后,匡洪宇教授与宋宗明教授对会议给予高度认可,并总结到本次会议内分泌与眼科大咖齐聚,从各自领域分享宝贵的经验,解答前沿的临床问题,给大家带来很大收获。